新闻资讯

激光除油:安全、高效的表面处理新选择 发布时间:2024-11-08 10:38:28

在工业生产制造中为减少机械零件在工作时的摩擦和磨损,会对机械设备的零件表面涂覆润滑油,以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,降低能源消耗。润滑油可以填充机械零件表面的微小凸起和凹陷,形成一层薄膜,以降低零件之间的接触面积,减少摩擦和磨损,同时还可以起到冷却和减震的作用,避免零件因过热而发生变形或损坏。


为了避免零部件受损,定期对设备零件进行保养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转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。传统的除油方式存在除油效率低、容易对零件造成损伤、污染环境等方面的不足,亟需一种高效、清洗程度可控、环境友好和易于操作的新型除油技术。激光除油作为一种非接触、“绿色”的清洗方式,能适配不同规格尺寸零部件的清洗,对使用场地和环境无限制,因此在除油应用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。


  激光除油机理:

激光除油主要分为烧蚀机理、振动剥离机理和爆破机理。


烧蚀机理是基材吸收激光的能量后,材料温度急速升高到其熔点和沸点之上,随后材料通过气化、分解,脱离基底表面。当激光束辐照到工件表面时,大部分激光能量可被油污吸收,油污温度瞬间升高,达到汽化点或燃烧点,使其燃烧掉,最终达到清洗的目的。

image.png

振动剥离机制是指在激光的作用下,油污与表面金属对热膨胀的响应不同,在受热膨胀后迅速冷却过程中,油污与基体间产生应力差,应力的积聚与释放会传播为振动波,从而在清洗物与基底接触界面形成强大的脱离应力,使被清洗物能够克服其与基底表面的结合力而脱离基底。

image.png

爆破机制是指基底吸收激光束能量后,温度迅速升高,达到界面处油污汽化温度或基底汽化温度,由此产生的蒸汽等气体瞬间膨胀,高速膨胀压力波将油污喷射出基底表面,达到清洗的效果。

image.png

激光除油相关研究:

目前激光除油的应用场景比较复杂,材料与油污各不相同,由于不同基材与不同油污对激光的吸收率均有差异,因此实际应用时,需要提前确定不同材料的清洗阈值与损伤阈值,这对于激光工艺的确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。相关实验结果表明,对于碳钢其清洗阈值为(160±10)mJ/cm² 损伤阈值为(410±120)mJ/cm²,对于不锈钢其清洗阈值为(130±10)mJ/cm² 损伤阈值为(420±20)mJ/cm²,对于铜因其对1064nm 的激光的反射率(R=0.85)相较碳钢(R=0.47)和不锈钢(R=0.68)要高的多,所以其清洗阈值和损伤阈值要远高于碳钢和不锈钢。

利用 COMSOL Multiphysics 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爆破机制的激光除油模型,分析了单脉冲能量对基底表面温度以及基底表面蒸发迁移率的影响,并对不同单脉冲能量下的不同厚度油污的清洗效果进行了模拟。通过模拟仿真结果可以发现,基底表面上升温度最大值与单脉冲能量成正相关,随单脉冲能量的增加,基底上升温度的最大值越大。基底表面的蒸发迁移率受温度影响,单脉冲能量越大,基底温度越高,有效蒸发面积越大。对于不同单脉冲能量下的不同厚度油污的清洗效果,当单脉冲能量为 1.1 mJ 时,有效清除最大油污厚度在 70 μm~100 μm,当单脉冲能量为 2.0 mJ 时,有效清除最大油污厚度在 200 μm~250 μm。

image.png

image.png

image.png



  • 0535-6370099

  • 二维码